EN

东营“水城”:建设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

  • 2021年01月13日  |  故事

东营水城建设背景

湿地(Wetlands)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全球大部分湿地资源已经丧失、退化或破碎化,严重影响了湿地所在区域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保护湿地,特别是在维持湿地生态系统自然特征的前提下合理地利用湿地生态系统,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东营市位于我国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带,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其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具有典型的原生性、稀有性和国际重要性。

东营水城建设原因

然而,这个城市曾经面临着湿地和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挑战。起初,市内的河道、湖泊等多个水系散布而不相连通,缺乏持续管理,造成污染和内涝问题时有发生。居民们不但没有从湿地资源中获益,反而受到它们缺水退化的影响。为了解决湿地及相关的水资源问题,化劣势为优势,东营市的地方政府启动了一系列项目,将分散的水系连接起来,把市中心建成“水城”。

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级工程师孙燕燕表示,“湿地是东营市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我们的立市之本、发展之基。”东营市一直重视保护和恢复湿地,将其作为城市发展的生态基础。建设水城是东营市加强湿地管理的主要措施之一。

东营水城建设过程与成效:水质提升、内涝减少、居住环境改善

自2015年以来,通过广利河等河道的综合治理工程(含土地整理、绿地营造、增加蓄滞洪设施等),东营中心城区的8条水系和5个湖泊相互连接构筑起环城水系,形成令人流连忘返的“水城”景观。

为了防止汛期降雨时初期雨水及生活污水混流排进水系造成水质下降,相关负责部门做了不少努力。例如,根据水质情况定期引入黄河水进行换水,此外还有小流量不间断补水作业和加强水质监测。目前,循环水系水质巳整体达到我国地表水V类标准。水城周边环境得到改善,内涝问题也大大减少。

附近的一位叫张馨月的居民说,“建了水城之后,生活大变样!”

东营“水城”景观

东营湿地保护的其他工作及与联合国环境署的合作

除了水城建设,东营市还付出了许多其他努力来加强湿地保护、恢复退化湿地及改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通过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水源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湿地保护小区等多种湿地保护形式,东营市湿地受保护面积已达到25.7531万公顷,相当于全市土地面积的近四分之一。2018年10月,东营市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过去几年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和东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在城市绿色发展和生态系统管理方面进行了良好合作。最近的一个例子是双方在2019年共同推动了东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与保护对策研究工作,以期支持落实东营湿地城市提升行动。鉴于这些共识与事实,东营市政府与联合国环境署于2020年7月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进一步促进双方在黄河三角洲的生态保护与绿色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合作。

东营水城建设的启示

UNEP-IEMP主任张林秀说:“东营水城为世界各国城市的湿地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她强调,“该项工作也是在执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6,‘确保为所有人提供并以可持续方式管理水和环境卫生’。东营通过全市协调行动来保护和恢复湿地,并建设自己的家园”。

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关CEL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