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关于中心
中心简介
愿景和使命
发展历程
组织架构
指导委员会
科学委员会
中心团队
年度报告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心战略
“气候、生态与生计”旗舰计划
中心工作
区域
项目
新闻动态
新闻
故事
活动预告
中心活动
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
发表文章
招聘信息
工作机会
实习机会
志愿者机会
联系我们
简体中文
English
关于中心
中心简介
愿景和使命
发展历程
组织架构
指导委员会
科学委员会
中心团队
年度报告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心战略
“气候、生态与生计”旗舰计划
中心工作
区域
项目
新闻动态
新闻
故事
活动预告
中心活动
学术讲座
十周年活动
论坛
研讨会
其他活动
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
发表文章
招聘信息
工作机会
实习机会
志愿者机会
联系我们
OK
×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
新闻
故事
活动预告
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种养循环研讨会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效果评估项目启动会召开
2025年09月30日
|
新闻
2025年9月29日,UNEP-IEMP组织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种养循环研讨会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效果评估项目启动会。本次启动会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农业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机构的二十余人参会。 会议开始环节,世界资源研究所张艳萍女士介绍了项目背景,UNEP-IEMP张林秀主任致欢迎辞。接下来,徐湘博副研究员从项目背景、目标、方法及进展等方面介绍了"绿色种养循环发展模式和效率评估"项目。该项目以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切入点,通过在吉林、河南、四川、福建四省试点调研,结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旨在总结典型种养循环模式,评估其生态与经济效率,最终为政策制定提供建议。此后的讨论环节,与会嘉宾从项目聚焦与案例选择、技术模式与落地机制、精准评估效益与推动种养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研讨会暨项目启动会现场 本次启动会促进了研究团队与多方专家的深度交流,明确了项目聚焦方向与关键问题,为后续研究的有效推进与交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平行论坛在杭州成功举办: 聚焦生态监测、数据集成与成效评估
2025年09月29日
|
新闻
2025年9月23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平行论坛——"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生态监测、数据集成和成效评估"在杭州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主办,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承办,吸引了来自科研院所、自然保护区、国际组织及非政府组织的150余位代表参会,共同围绕生物圈保护区的生态监测、数据融合与成效评估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论坛开幕式由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主任张林秀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于贵瑞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基础能力局副局长苏奋振研究员分别发表致辞。 于贵瑞院士回顾了中国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的历程,缅怀了为全球生物圈保护区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他指出,生物圈保护区不仅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沿阵地,更是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平台。他强调三大核心科学任务:依托"天—空—地"一体化观测揭示生态系统动态机制;利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实现多源数据的深度集成;建立涵盖生态系统健康、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科学评估体系。 苏奋振副局长强调,CERN三十余年来在长期生态监测与数据集成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在综合观测网络和大数据平台建设上为保护区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他呼吁通过国际合作进一步提升智慧监测和预测能力,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提供更坚实的科学支撑。 在专题报告环节,与会专家集中展示了中国在生态监测与评估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报告内容涵盖保护区的协作管理实践、自然保护地智慧监测与管理体系构建、热红外遥感技术在野生动物监测中的应用、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方法,以及流域尺度人与自然关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等多个方面。 随后的圆桌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先进监测技术及应用"和"评估、科学与政策"两大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享了各自在技术研发、政策衔接与区域实践中的经验与思考。 在总结发言中,UNEP-IEMP主任张林秀指出,本次论坛充分展示了如何通过先进的科学方法推动保护区的适应性管理,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体现了科学研究、管理实践与国际合作之间的协同效应。她期待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生物圈保护区能够持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球愿景贡献智慧与力量。
中心成功联办第四届山地未来国际会议
2025年09月29日
|
新闻
第四届山地未来国际会议于2025年9月25-27日在中国昆明成功举办,会议主题为"包容性生物经济:自然积极与气候韧性的山地之道"。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等七家单位共同组织。来自学界、政府机构、私营部门、国际组织等各类机构的200余位代表参会,分享了来自喜马拉雅到安第斯、非洲高低到东南亚陆地,以及中国西南地区的经验与智慧、实践与创新,共同探索了山地经济在服务生态系统与改善山地居民生计的途径与方式方法。 开幕式上,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副执行主任伊丽莎白•穆雷玛女士视频致辞,强调了山地经济对于实现联合国可持续目标的重要性。中心主任张林秀研究员做了题为"以山地视角看经济增长转向永续发展之路"的主旨发言,中心研究团队与项目管理团队代表在分会场交流中围绕"乡土智慧主流化"、"都市生物经济"等主题做主题报告,分享了中心在生物经济、当地居民智慧、技术转移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并参加了"全球山地生物经济框架"的圆桌讨论活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副执行主任伊丽莎白∙穆雷玛女士致开幕词 中心主任张林秀研究员做主旨发言 本次会议从共识走向协同共创,发布了《全球山地生物经济框架》,在五大关键生物经济热点区域启动了跨国行动。
张林秀主任出席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并参加“嘉宾对话”活动
2025年09月19日
|
新闻
2025年9月16-17日,应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主办方邀请,中心主任张林秀博士以联和国环境署代表身份出席论坛,并在"嘉宾对话"环节发言。本次论坛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共同主办。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科学治沙,绿色发展"。 在回答有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科学防治荒漠化合作,助力更多国家发生变化"的问题时,从中心南南合作平台的功能出发,张主任介绍了中心在毛里塔尼亚等非洲国家开展的联合工作及成果。 有关本次论坛的详细情况,请搜索并参阅官方账号"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发布"。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到访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5年09月04日
|
新闻
2025年9月3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张林秀主任一行应邀到访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国重实验室")。此次访问旨在深入了解国重实验室在科研创新与国际合作方面的工作,并探讨未来在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机遇。 国重实验室重点介绍了实验室关于其在国际合作方面所取得的工作成果与未来规划。作为我国地质灾害研究领域的国家级科研高地,国重实验室不仅在国内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发挥了关键技术支撑作用,更通过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将其先进的监测预警、生态修复和工程治理技术与经验分享给"一带一路"沿线及全球其他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国家和地区,展现了高度的国际责任感与科技影响力。 张林秀主任对国重实验室在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特别是其推动技术国际化和知识共享方面所做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国重实验室的科研工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更产生了显著的现实影响,为全球减轻灾害风险、构建韧性和可持续社区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方案和技术支持。张林秀主任也从全球生态系统管理的视角出发,为实验室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前瞻性建议。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性环境挑战,如气候变化加剧下的灾害风险频发等,跨领域、跨学科的协同合作至关重要。她鼓励国重实验室进一步加强同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气候学等不同领域的交叉融合与交流合作,融入社会-经济-环境等多维视角,从而形成更加综合、系统、高效的解决方案,推动研究成果从技术层面提升至全球可持续发展政策与实践的层面。 此次交流访问不仅加强了中心与成都理工大学国重实验室之间的相互了解,也为未来双方在联合研究、能力建设和知识创新等领域的潜在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计划(UNEP-IEMP)主任张林秀访问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025年09月04日
|
新闻
2025年9月2日,应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邀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计划(UNEP-IEMP)主任张林秀研究员到所进行了访问,并主要就浮萍科技创新相关工作进行了交流座谈,双方商讨了如何深化生态保护与生物经济领域的合作,并共同探索了应对全球环境与粮食安全挑战的创新解决方案。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赵海研究员作为团队代表,详细介绍了团队围绕浮萍资源开发与利用,历时二十年的系统性研究成果。团队成功构建了一个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修复与粮食安全保障于一体的创新型研发体系,展现了浮萍在应对多重全球挑战中的巨大潜力。 张主任概括介绍了中心的工作情况。认为赵海研究员团队的工作契合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特别是为消除饥饿(SDG 2)、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SDG 6)、气候行动(SDG 13)以及保护陆地生态系统(SDG 15)等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她特别强调,推动基于生物资源的生物基经济(Bio-based Economy)转型,正成为提升全球环境治理和发展韧性的关键路径,该团队的研究正是这一领域的杰出实践,具有全球推广价值。她希望未来能进一步加强中心与成都生物所的伙伴关系,共同推动这些创新技术在全球南方国家的应用示范,让中国的科技创新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张林秀主任在成都理工大学第74届“珠峰大讲坛”做学术讲座
2025年09月04日
|
新闻
2025年9月2日,应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邀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主任张林秀研究员访问了实验室,并在第74期"珠峰大讲坛"做"气候、生态、生计协同:促进可持续发展"主题讲座。 张林秀主任认为,面对全球环境挑战,须通过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来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单一部门的分散行动往往难以应对复杂的全球问题,只有多部门多维度的协同努力,才能真正促进可持续目标的实现。在此过程中,多边合作比双边合作更具成效。张主任特别提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与污染这三重环境危机的叠加,正在使可持续发展目标严重偏离轨道,面对这一紧迫的局面,应尽快运用系统性的方法,在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中,保护人类与地球的健康。其中,多样化的农业与非农收入活动,能够显著提升家庭的生计水平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提高社区参与、扩大包容性、实现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是成功实施生态保护和生计改善干预措施的关键。确保男、女两性以及社会经济地位较弱群体的参与,为女性赋能,不仅是性别平等的要求,更是推动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实现的必要条件。 张林秀主任做学术讲座
开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代表访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
2025年08月27日
|
新闻
2025年8月25日,泰国开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张梅英女士与北京分行副行长印岩女士到访中心,双方就如何在生态系统修复等领域开展合作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心主任张林秀博士对两位代表的来访表达了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中心的主要情况,重点展示了中心围绕联合国环境署"气候-生态系统-生计"旗舰计划开展的一系列推动南南合作落地的重要合作工作成果,及相关工作对联合国环境署服务于南南合作的突出贡献。张海英行长介绍了开泰银行的概况,作为泰国最大商业银行之一,其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有多家分支机构。近年来,开泰银行主要通过开泰基金会等支持泰国国内的生态修复与生计改善活动。 随后双方讨论了共同感兴趣的工作领域与潜在的合作机会。双方一致认为,借助中国在生态系统修复、减贫领域的巨大成功经验,通过向泰国进行技术迁移与知识交流等方法解决相关问题极有可能取得新的成功。
中心成员参加“聚焦食物系统推动可持续发展”论坛
2025年08月26日
|
新闻
2025年8月2-3日,"聚焦食物系统推动可持续发展"论坛(Three foci for food to leverage SDGs and beyond)在广州工业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召开,来自全球20多个机构的60余名学者参加论坛,中心成员孙明星副研究员和徐湘博副研究员参加论坛并讨论发言。 论坛分为5个议程,探讨农业-食物系统的环境、健康影响及韧性等议题及其数据建模趋势。论坛举办期间,与会专家与学校师生从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汇报内容和圆桌讨论内容发表了多轮观点,广泛讨论环境、健康及韧性维度的研究进展和缺口,汇聚不同视角的认知,有效推动了食物系统建模领域的研究进程。孙明星副研究员和徐湘博副研究员对食物系统韧性维度进行了专题总结发言,认为提高食物系统韧性首先需要构建食物系统的评估框架,其次需对食物系统的营养、健康、环境等多维度进行系统模型和动态评估,并特别强调了食物系统转型与居民生计和不平等性之间的关系,再次需强调政策和市场手段对食物系统韧性的影响。 与会人员还提出了很多以往模拟研究较少涉及或忽略的问题,如正餐之外个人或家庭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日益变甜的水果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短期预警和近期决策的模型、当前措施对未来问题的适用性等。研讨成果为众多参会代表提供了新的研究启发与合作机会。此外,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师生充分利用议程之外的时间广泛交流,就共同关注的研究话题展开小范围讨论,建立并加强联系,探讨后续合作交流与互访的可能性。
中心成员参加第三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湖州论坛
2025年08月26日
|
新闻
2025年8月11日,第三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湖州论坛在湖州师范学院举行。国家有关部委、国际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协会等120余名代表应邀参会。中心成员孙明星和徐湘博参加论坛并做主题报告。 本届论坛以"践行‘两山’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重点围绕美丽中国、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议题,就如何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好用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展开了深入研讨。徐湘博副研究员和孙明星副研究员分别做了题为"我国生态农场建设进展与发展特征"和"中国农村食物消费质量提升与可持续转型"的报告,各自从农业可持续生产和食物可持续消费的维度对践行"两山"理念进行了阐释,并和与会代表进行了交流。 论坛还举行了湖州师范学院"两山"理念研究院成果发布会。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之际,"两山"理念研究院主编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湖师智慧"。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