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2024年10月29日|新闻
2024年10月23日,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以全政府全社会方法推动实现《昆蒙框架》目标的中国实践"边会在哥伦比亚卡利成功举行。本次边会旨在共叙生物多样性治理取得的成效,对话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实现《昆蒙框架》目标的解决方案。 会上,UNEP-IEMP主任张林秀研究员做了题为"社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践"的主旨发言,强调了农业生物多样性成为小农因环境恶化而导致的地球供应食物能力减弱的主要适应策略之一;展示了尼泊尔、缅甸、泰国、柬埔寨和中国农村在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提升弹性生计方面的成功案例,以及云南石头城村、广西古寨村等地的传统山地生态系统生物文化社区保护区和妇女领导的农业合作社的实践成果。张林秀主任在发言中强调了对女性赋能和促进性别平等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考虑到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关联性,应采取多学科和跨部门行动,以加强学界、政界、商界、消费者等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努力;实施有效综合途径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在地行动研究,将科学知识与传统知识有机整合,适应日益增加的不确定性和不断变化的环境。 本次边会打造了一个多方积极交流的平台,探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创新模式和技术监测手段。学界代表报告了五基协同生态监测体系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政府代表介绍了中国云南地方政府在生物多样性治理方面的实践经验;来自商界的代表阐述了中国工商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的成立背景及其在推动企业层面相关政策和行动方面所做的努力;金融机构的代表分享了绿色金融如何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则讲述了中国民间力量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贡献。多角度、多层次的讨论不仅增进了与会者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与方式方法的思考与认知,创造了跨领域合作的机遇,也为实现《昆蒙框架》目标注入了活力与希望。
2024年10月28日|新闻
2024年10月22日,CBD COP16"面向‘昆蒙框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与监测技术"边会在哥伦比亚卡利举行。本次边会由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主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等协办。 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边会并致开幕辞,强调强化国际交流协作,特别要给予欠发达国家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方面的支持;已开展遥感交流的国家应当为欠发达国家提供人员培训以及资源调动等相关技术支持。 UNEP-IEMP主任张林秀研究员出席了本次边会,聆听并点评了"‘昆蒙框架’中3030目标、可持续利用和资源调动的实现"的报告及系列演讲。张林秀主任在点评中提到,创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对于实现"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GBF)"30×30"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中国的生态保护红线在这方面堪称全球范例,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在实现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30×30"目标的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进行科学评估能够为各国政府及所有利益相关方采取有效行动提供有力依据。在此过程中,科技的支持不可或缺,科学能够为政策决策提供工具、数据、信息和知识等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复杂的人与自然系统之间的联系。此外,张林秀主任提到,UNEP-IEMP与非洲、亚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伙伴所开展的研究和取得的证据表明,社区主导的行动和当地的做法能够为可持续的生物多样性管理做出积极贡献。"高科技"应进行定制化设计,以满足当地居民和社区的需求,同时对其能力建设的支持也至关重要。 本次边会寄语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将不断迈向新的高度,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2024年10月17日|新闻
2024年09月25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