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关于中心
中心简介
愿景和使命
发展历程
组织架构
指导委员会
科学委员会
中心团队
年度报告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心战略
“气候、生态与生计”旗舰计划
中心工作
区域
项目
新闻动态
新闻
故事
活动预告
中心活动
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
发表文章
招聘信息
工作机会
实习机会
志愿者机会
联系我们
简体中文
English
关于中心
中心简介
愿景和使命
发展历程
组织架构
指导委员会
科学委员会
中心团队
年度报告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心战略
“气候、生态与生计”旗舰计划
中心工作
区域
项目
新闻动态
新闻
故事
活动预告
中心活动
学术讲座
十周年活动
论坛
研讨会
其他活动
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
发表文章
招聘信息
工作机会
实习机会
志愿者机会
联系我们
OK
×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
新闻
故事
活动预告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到访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5年09月04日
|
新闻
2025年9月3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张林秀主任一行应邀到访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国重实验室")。此次访问旨在深入了解国重实验室在科研创新与国际合作方面的工作,并探讨未来在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机遇。 国重实验室重点介绍了实验室关于其在国际合作方面所取得的工作成果与未来规划。作为我国地质灾害研究领域的国家级科研高地,国重实验室不仅在国内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发挥了关键技术支撑作用,更通过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将其先进的监测预警、生态修复和工程治理技术与经验分享给"一带一路"沿线及全球其他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国家和地区,展现了高度的国际责任感与科技影响力。 张林秀主任对国重实验室在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特别是其推动技术国际化和知识共享方面所做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国重实验室的科研工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更产生了显著的现实影响,为全球减轻灾害风险、构建韧性和可持续社区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方案和技术支持。张林秀主任也从全球生态系统管理的视角出发,为实验室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前瞻性建议。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性环境挑战,如气候变化加剧下的灾害风险频发等,跨领域、跨学科的协同合作至关重要。她鼓励国重实验室进一步加强同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气候学等不同领域的交叉融合与交流合作,融入社会-经济-环境等多维视角,从而形成更加综合、系统、高效的解决方案,推动研究成果从技术层面提升至全球可持续发展政策与实践的层面。 此次交流访问不仅加强了中心与成都理工大学国重实验室之间的相互了解,也为未来双方在联合研究、能力建设和知识创新等领域的潜在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计划(UNEP-IEMP)主任张林秀访问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025年09月04日
|
新闻
2025年9月2日,应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邀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计划(UNEP-IEMP)主任张林秀研究员到所进行了访问,并主要就浮萍科技创新相关工作进行了交流座谈,双方商讨了如何深化生态保护与生物经济领域的合作,并共同探索了应对全球环境与粮食安全挑战的创新解决方案。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赵海研究员作为团队代表,详细介绍了团队围绕浮萍资源开发与利用,历时二十年的系统性研究成果。团队成功构建了一个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修复与粮食安全保障于一体的创新型研发体系,展现了浮萍在应对多重全球挑战中的巨大潜力。 张主任概括介绍了中心的工作情况。认为赵海研究员团队的工作契合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特别是为消除饥饿(SDG 2)、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SDG 6)、气候行动(SDG 13)以及保护陆地生态系统(SDG 15)等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她特别强调,推动基于生物资源的生物基经济(Bio-based Economy)转型,正成为提升全球环境治理和发展韧性的关键路径,该团队的研究正是这一领域的杰出实践,具有全球推广价值。她希望未来能进一步加强中心与成都生物所的伙伴关系,共同推动这些创新技术在全球南方国家的应用示范,让中国的科技创新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张林秀主任在成都理工大学第74届“珠峰大讲坛”做学术讲座
2025年09月04日
|
新闻
2025年9月2日,应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邀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主任张林秀研究员访问了实验室,并在第74期"珠峰大讲坛"做"气候、生态、生计协同:促进可持续发展"主题讲座。 张林秀主任认为,面对全球环境挑战,须通过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来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单一部门的分散行动往往难以应对复杂的全球问题,只有多部门多维度的协同努力,才能真正促进可持续目标的实现。在此过程中,多边合作比双边合作更具成效。张主任特别提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与污染这三重环境危机的叠加,正在使可持续发展目标严重偏离轨道,面对这一紧迫的局面,应尽快运用系统性的方法,在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中,保护人类与地球的健康。其中,多样化的农业与非农收入活动,能够显著提升家庭的生计水平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提高社区参与、扩大包容性、实现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是成功实施生态保护和生计改善干预措施的关键。确保男、女两性以及社会经济地位较弱群体的参与,为女性赋能,不仅是性别平等的要求,更是推动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实现的必要条件。 张林秀主任做学术讲座
开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代表访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
2025年08月27日
|
新闻
2025年8月25日,泰国开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张梅英女士与北京分行副行长印岩女士到访中心,双方就如何在生态系统修复等领域开展合作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心主任张林秀博士对两位代表的来访表达了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中心的主要情况,重点展示了中心围绕联合国环境署"气候-生态系统-生计"旗舰计划开展的一系列推动南南合作落地的重要合作工作成果,及相关工作对联合国环境署服务于南南合作的突出贡献。张海英行长介绍了开泰银行的概况,作为泰国最大商业银行之一,其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有多家分支机构。近年来,开泰银行主要通过开泰基金会等支持泰国国内的生态修复与生计改善活动。 随后双方讨论了共同感兴趣的工作领域与潜在的合作机会。双方一致认为,借助中国在生态系统修复、减贫领域的巨大成功经验,通过向泰国进行技术迁移与知识交流等方法解决相关问题极有可能取得新的成功。
中心成员参加“聚焦食物系统推动可持续发展”论坛
2025年08月26日
|
新闻
2025年8月2-3日,"聚焦食物系统推动可持续发展"论坛(Three foci for food to leverage SDGs and beyond)在广州工业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召开,来自全球20多个机构的60余名学者参加论坛,中心成员孙明星副研究员和徐湘博副研究员参加论坛并讨论发言。 论坛分为5个议程,探讨农业-食物系统的环境、健康影响及韧性等议题及其数据建模趋势。论坛举办期间,与会专家与学校师生从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汇报内容和圆桌讨论内容发表了多轮观点,广泛讨论环境、健康及韧性维度的研究进展和缺口,汇聚不同视角的认知,有效推动了食物系统建模领域的研究进程。孙明星副研究员和徐湘博副研究员对食物系统韧性维度进行了专题总结发言,认为提高食物系统韧性首先需要构建食物系统的评估框架,其次需对食物系统的营养、健康、环境等多维度进行系统模型和动态评估,并特别强调了食物系统转型与居民生计和不平等性之间的关系,再次需强调政策和市场手段对食物系统韧性的影响。 与会人员还提出了很多以往模拟研究较少涉及或忽略的问题,如正餐之外个人或家庭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日益变甜的水果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短期预警和近期决策的模型、当前措施对未来问题的适用性等。研讨成果为众多参会代表提供了新的研究启发与合作机会。此外,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师生充分利用议程之外的时间广泛交流,就共同关注的研究话题展开小范围讨论,建立并加强联系,探讨后续合作交流与互访的可能性。
中心成员参加第三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湖州论坛
2025年08月26日
|
新闻
2025年8月11日,第三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湖州论坛在湖州师范学院举行。国家有关部委、国际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协会等120余名代表应邀参会。中心成员孙明星和徐湘博参加论坛并做主题报告。 本届论坛以"践行‘两山’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重点围绕美丽中国、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议题,就如何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好用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展开了深入研讨。徐湘博副研究员和孙明星副研究员分别做了题为"我国生态农场建设进展与发展特征"和"中国农村食物消费质量提升与可持续转型"的报告,各自从农业可持续生产和食物可持续消费的维度对践行"两山"理念进行了阐释,并和与会代表进行了交流。 论坛还举行了湖州师范学院"两山"理念研究院成果发布会。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之际,"两山"理念研究院主编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湖师智慧"。
UNEP-IEMP代表参加第11届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伙伴关系大会
2025年08月18日
|
新闻
2025年7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代表参加了第11届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伙伴关系大会(11th Ecosystem Services Partnership World Conference),与200余名来自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私营企业、当地社区居民等的代表一起,共同探讨推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经验与教训。 中心团队通过展示黑龙江大豆扩种情景分析、云南景观管理实践两个货币化评估案例,分享了如何通过严谨核算实现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农民生计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共赢。 本届大会的主题特别强调了土著居民与地方社区(Indigenous Peoples and Local Communities, IPLC)是可持续实践的共同设计者。IPLC代表、国家规划官员和影响力投资管理者围绕生态补偿信用、性别包容培训项目以及农业食品体系韧性指标等主题展开热烈讨论,以寻求实施联合试点的机会。 会议上,科学研究成果、IPLC的实践案例、私营部门创新的分享与碰撞,让与会者深刻认识到:在尊重社区及居民意愿与信任的前提下,将生态系统服务转化为财政与市场语言,是大规模推广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必要条件之一。
通过政策磋商、科学实验和私营投资活动促进肯尼亚竹子产业发展
2025年08月18日
|
新闻
为大力推进肯尼亚可持续竹农复合业发展,UNEP-IEMP团队联合中国投资方及媒体代表,于7月下旬至8月初在肯尼亚开展了一系列高层次政策磋商和实地考察活动。作为"中肯竹材技术转让"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团队对当地对发展竹子产业的条件、目标与期待,增进双方对于合作的相互理解与支持,亦将进一步推动了竹子产业肯尼亚生态修复、经济增长和气候韧性社会建设中的应用。 团队首先应邀与肯尼亚环境、气候变化和林业内阁秘书德博拉·姆隆戈·巴拉萨博士等会晤,双方重点探讨如何借助中国技术推动肯尼亚竹产业的发展。巴拉萨博士强调竹材具有多重优势:既能修复退化土地,又能通过碳封存技术应对气候变化,还能为女性和青年创造就业机会,并应用于可持续产品的工业开发。她对深化中肯竹产业合作表示欢迎,特别指出即将推出的《肯尼亚国家竹业发展战略与行动计划(2025-2035)》将成为合作的重要推动力。 代表团与肯尼亚环境、气候变化和林业部代表举行会议 在与肯尼亚野生动物管理局(KWS)的会谈中,各方探讨了通过设置竹子缓冲区和增强食物供应来减少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恢复国家公园的脆弱生态系统,并让当地社区参与保护工作,从而支持肯尼亚的150亿棵树倡议,该倡议亦是KWS战略计划(2024-2028)的主要内容之一。 紧接着,代表团赴布西亚县开展了实地考察工作。农户们分享了扩大生产规模面临的挑战,中方代表团特别是商务代表与当地竹农等相关利益方深入探讨了成熟竹材资源的开发潜力及潜在投资机遇,各方都表达了通过合作实现发展愿景的期待。与会者还共同评估了恩佐亚河流域的竹林河岸修复工程,认可了这一模式在防治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方面的有效性,并就该创新模式的全国推广达成共识。 为探索沿海竹林种植的潜力,代表团实地考察了位于蒙巴萨的丘陵海岸的竹农林业试点项目。该项目展示了快速生长的竹子在一年时间内如何稳定沿海山坡、防止水土流失,并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免受沉积物侵蚀。该措施证明了竹子在有效增强脆弱沿海地区气候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 蒙巴萨竹农林业示范区助力沿海红树林恢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团队记录了中心的"中肯竹材技术转让"项目故事和成果。该纪录片计划在今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大会期间首次亮相,传播中肯两国科学家、政府机构、当地社区、私营部门等在运用竹子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与启示。 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经在地实验证实有效的生态修复模式、投资者日益增长的投资兴趣的共同推动下,肯尼亚竹产业蓄势待发,必将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发展的共赢。 项目负责人接受纪录片团队采访
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参加2025年美国农业与应用经济学会年会
2025年08月04日
|
新闻
2025年7月27-29日,2025年美国农业与应用经济学会(AAEA)年会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举行。AAEA年会是农业与应用经济学领域顶尖国际会议,每年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研究所、大学等机构千余人参加。AAEA下设29个常驻分会,中国分会是其中之一,每年年会期间,中国分会开展商务会议(Business meeting),介绍分会领导团队、会员发展及财务情况,选举下一届分会理事,并为国内外大学及毕业生提供招聘就业平台。 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的白云丽博士现担任AAEA中国分会主席,应邀出席本次年会,并代表中国分会领导团队参加分会主席会议,听取大会主席Timothy Beatty对AAEA发展情况的介绍。白云丽博士还组织、主持了中国分会商务会议,并为获得中国分会最佳论文奖的作者颁奖,该会议吸引了80多位学者参与。组织并主持了1场主题为"中国农村地区包容发展与有效治理"的分会报告,该分会报告共汇报了7篇文章,吸引了50余位学者参加并展开热烈讨论。 白云丽博士主持分会报告
【CEL讲座】“细胞培育三文鱼的消费者偏好:以时钟-代理二阶段拍卖真实产品为例(Consumer Preferences for Cell-Cultivated Salmon: An Application of Clock-Proxy Auction using Real Products)”成功举行
2025年07月14日
|
新闻
2025年7月1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成功举行第十六期"气候-生态-生计"学术讲座。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农业、食品与资源经济系教授、美国农业与应用经济学会(AAEA)会士、Food Policy联合主编Holly Wang教授作了题为"Consumer Preferences for Cell-Cultivated Salmon: An Application of Clock-Proxy Auction using Real Products"的学术报告。讲座由中心主任张林秀研究员主持。来自中心及地理资源所其他研究组的20余位教师和学生参加。 本次讲座以三文鱼为例聚焦消费者对细胞培育肉的支付意愿。Holly Wang教授指出,过度消费动物蛋白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和动物福利等现实问题,推动了细胞培育肉类技术的发展;然而,目前该技术面临生产成本高、市场接受低的挑战。通过回顾已有采用拍卖方法研究消费者支付意愿的文献,Holly Wang教授总结了采用Clock-Proxy拍卖方法,评估消费者对真实的细胞培育三文鱼产品支付意愿的必要性、创新性和学术贡献。在实验设计环节,Holly Wang教授详细解释了Clock-Proxy拍卖两个阶段的设计细节、样本选取、细胞培育肉信息干预以及数据收集方法。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信息干预显著提高了消费者对细胞培育三文鱼的支付意愿(如对高端菜肴的WTP提升15-20美元),但基于真实产品的拍卖方法得出的支付意愿低于假设产品的拍卖方法得出的支付意愿,表明已有研究中存在"假设偏差"。此外,信息干预对多件组合产品的支付意愿影响更大。这些结果强调了基于真实产品的拍卖实验方法在政策制定中的价值。 在讨论环节,老师和同学们就结果的稳健性、样本代表性、拍卖机制的应用限制以及结果的政策含义等方面,从经济学、食品科学和消费者行为学等多学科角度与Holly Wang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 细胞培育肉作为可持续食品转型的关键领域,是推动减少碳排放和动物福利的重要议题。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加深了中心师生对新兴食品技术和消费者偏好的理解,并为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合作搭建了桥梁。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