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7日上午,黄河三角洲白鹤栖息地评估与管理项目启动会在山东省东营市召开。作为东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发起的东营市绿色经济试点项目(第四期)的子项目之一,该项目将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牵头执行,计划在2020年8月至11月中旬期间开展为期三个半月的相关研究工作。UNEP-IEMP主任张林秀和三名项目团队成员参加该会议。
会议开始阶段,UNEP-IEMP研究部主管付超博士介绍了项目目标和研究方案,并听取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所从事水鸟和湿地保护工作的专家们的意见。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的科研负责人也参加了会议,并分享了保护区的相关信息,例如2019年秋冬季在该保护区内观测到了2400余只白鹤。
项目启动会现场
东营市位于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面积不断增加,这里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繁殖和越冬栖息地。到目前为止,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观察到约384种鸟类,其中包括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极度濒危鸟类的白鹤(Grus leucogeranus)。观测资料表明,在黄河三角洲栖息或越冬的白鹤数量有增加趋势,成为仅次于长江中游仅鄱阳湖的白鹤重要栖息地。
2020年6月,东营市人民政府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以促进双方在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合作。UNEP-IEMP负责执行的这个白鹤项目是本谅解备忘录下的首个重要行动。
张林秀会见东营市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高瑞国
启动会结束之后,张林秀一行在东营市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高瑞国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工程实验室、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和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合作伙伴一致同意加强对东营市绿色发展相关国际合作倡议的参与力度,特别是通过UNEP-IEMP自其成立以来积极推动的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
访问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工程实验室
访问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
访问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