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国环境署国际合作项目启动会在西双版纳召开

  • 2021年04月23日  |  新闻

      2021年4月2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联合国环境署(UNEP)联合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热带森林土壤养分异质性的生物维持机制和尺度效应:基于中国西南一中南半岛森林样带”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西双版纳召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陈进主任、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张林秀主任、项目咨询专家委员、项目负责人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杨效东研究员及项目组主要成员,项目协调方UNEP-IEMP等30余人参加会议。

      启动会开幕及汇报环节由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研究员林露湘主持。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陈进主任莅临启动会现场并讲话,他对于项目的正式启动表示祝贺,并对项目的实施方案提出了指导建议。UNEP-IEMP张林秀主首先祝贺项目启动会的召开,同时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联合国环境署联合资助的国际重大项目的背景、现状及发展趋势。项目中方负责人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杨效东研究员汇报了项目研究计划及实施方案。项目境外合作方负责人泰国科技部国家科技发展署(NSTDA)国家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BIOTEC)Anuttara Nathalang博士介绍了项目在泰国的研究样地。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陈进主任为项目启动会致辞

UNEP-IEMP张林秀主任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联合国环境署的国际合作项目

项目中方负责人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杨效东研究员作报告

项目泰方负责人泰国科技部国家科技发展署国家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Anuttara Nathalang博士作报告

      启动会专家点评环节由项目咨询专家组长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党委书记杨永平研究员主持。杨永平书记与联合国环境署专家代表张林秀主任、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范泽鑫研究员、星耀武研究员、林露湘研究员等多位项目咨询专家从项目实施过程如何实现聚焦、项目成果的国际交流与应用、项目开展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科学与政策链接等主要方面对项目实施方案提出点评及意见。杨效东研究员对专家们提出的问题及建议作出回应并表示感谢。

      最后,杨永平书记对项目实施方案汇报等进行点评并作会议总结讲话。

专家组就报告内容提出建议

项目咨询专家组长西双版纳植物园党委书记杨永平教授作点评及总结

      “热带森林土壤养分异质性的生物维持机制和尺度效应:基于中国西南一中南半岛森林样带”项目是2020年度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联合国环境署共同支持的NSFC-UNEP国际合作项目之一,将由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与泰国科技部国家科技发展署国家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共同执行。本项目将热带森林复杂的区域尺度过程与小尺度土壤养分异质性进行有机的联系,借助空间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将环境参数的空间属性纳入研究范畴,探讨土壤养分异质性空间格局(养分异质性斑块面积和强度)在区域维度上的变化趋势。

      中国西南和中南半岛区域作为世界生物多样性及生物特有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受严重威胁的地区,如何协调权衡生物多样性的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是保证该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难题。森林是该区域分布最为广泛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而土壤养分的斑块特征和动态变化是维持森林群落物种共存的重要驱动因素。该项目的预期结果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全面了解生态位过程对养分异质性的贡献和变化,而且进一步明确热带森林植物和土壤生物多样性相互作用对维持土壤养分的关键途径,为丰富热带森林植物与土壤互反馈作机制的内涵提供新的理论数据和技术支持。建立科学、客观、可靠和适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的生态评价框架、评估方法和监测体系。

会议合影

相关新闻

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关CEL领域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