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4-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生态文明论坛在云南昆明成功举行。来自全球的近2000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加论坛,围绕“同舟共济,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主题,深入交流探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携手谋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前景。
生态文明论坛分为开幕式、主题论坛和闭幕式3个环节,共设置七个主题论坛。联合国环境署生态司司长Susan Gardner受邀在论坛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她指出生态文明是超越时代的,树立并实现保护自然的远大志向,使之成为人类的首要任务,才能确保人类的可持续未来。
联合国环境署生态司司长Susan Gardner受邀在论坛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
UNEP-IEMP与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共同承办了主题论坛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理念到实践”。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如何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成功实践,是来自全球的嘉宾在论坛上普遍关注的话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云南省副省长王显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灵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生物多样性和土地食物负责人多琳·罗宾逊(Doreen Robinson)、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常务董事黛安·霍尔多夫(Diane Holdorf)为主题论坛致辞。
来自国际组织、学术机构、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的20位嘉宾,通过主旨报告、对话交流等形式,进行了深入讨论、建言献策。共计有约400位线上线下代表参加本次主题论坛。
UNEP-IEMP主任张林秀作了题为“气候适应、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生计协同增效的经验和启示”的主旨报告。张林秀主任首先强调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互关联的性质及其实现所遇到的巨大挑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由生态系统退化、气候变化和贫困所构成的恶性循环,指出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和综合途径,解决不同目标的权衡问题,发挥协同效应。她介绍了依托于联合国环境署“气候、生态与生计(CEL)”旗舰计划提炼的综合途径在解决此类问题中的有效性,建议将发展绿色生计纳入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恢复,同时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作为主流化自然资本的手段之一。
生态文明论坛作为COP15大会第一阶段会议期间唯一线下召开的平行活动,为期一天半,形成了10余项成果。在闭幕式环节全体代表共同发布“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全球生态文明”倡议,呼吁各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