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平行论坛在杭州成功举办: 聚焦生态监测、数据集成与成效评估

  • 2025年09月29日  |  新闻

2025923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平行论坛——“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生态监测、数据集成和成效评估在杭州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主办,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承办,吸引了来自科研院所、自然保护区、国际组织及非政府组织的150余位代表参会,共同围绕生物圈保护区的生态监测、数据融合与成效评估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论坛开幕式由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主任张林秀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于贵瑞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基础能力局副局长苏奋振研究员分别发表致辞。

于贵瑞院士回顾了中国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的历程,缅怀了为全球生物圈保护区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他指出,生物圈保护区不仅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沿阵地,更是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平台。他强调三大核心科学任务:依托一体化观测揭示生态系统动态机制;利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实现多源数据的深度集成;建立涵盖生态系统健康、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科学评估体系。

苏奋振副局长强调,CERN三十余年来在长期生态监测与数据集成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在综合观测网络和大数据平台建设上为保护区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他呼吁通过国际合作进一步提升智慧监测和预测能力,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提供更坚实的科学支撑。

在专题报告环节,与会专家集中展示了中国在生态监测与评估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报告内容涵盖保护区的协作管理实践、自然保护地智慧监测与管理体系构建、热红外遥感技术在野生动物监测中的应用、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方法,以及流域尺度人与自然关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等多个方面。

随后的圆桌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先进监测技术及应用评估、科学与政策两大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享了各自在技术研发、政策衔接与区域实践中的经验与思考。

在总结发言中,UNEP-IEMP主任张林秀指出,本次论坛充分展示了如何通过先进的科学方法推动保护区的适应性管理,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体现了科学研究、管理实践与国际合作之间的协同效应。她期待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生物圈保护区能够持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球愿景贡献智慧与力量。

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关CEL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