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通过生态系统修复改善社区生计和应对气候变化:中肯竹业技术转让合作

该项目旨在利用中国在生态修复和竹产业方面的成功经验,支持肯尼亚政府开展竹子种植和竹资源利用活动。
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通过生态系统修复改善社区生计和应对气候变化:中肯竹业技术转让合作
地理分布:中国,肯尼亚
资金来源: 中国科学院
项目周期: 2024-2026
项目状态: 进行中
项目背景

2022年底,肯尼亚政府发布了《肯尼亚国家景观和生态系统修复计划》和《2022年国家竹业政策》,以推进肯尼亚生态修复、竹产业发展、减缓并适应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增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竹制品生产国和出口国,竹产业及其过去几十年的发展经验可以为肯尼亚实施国家政策和促进更可持续的社会经济生态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中方合作伙伴在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有意愿在肯尼亚加以分享并指导完成试点,推广成功的技术和模式。

项目旨在利用中国在生态修复和竹产业方面的成功经验,支持肯尼亚政府开展竹子种植和竹资源利用工作,以加速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项目计划进行竹林河岸修复试点,总结并推广成功经验,并以此提高肯尼亚的生态修复和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为中非合作和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做出贡献。

项目目标

项目的总目标是通过试点竹子造林、技术转让、能力建设和参考中国经验开展联合研究等方式,实现生态系统恢复、发展社区生计和竹产业,以解决恩佐亚河流域的洪水问题。项目将通过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方面的挑战,支持肯尼亚的国家景观和生态系统恢复计划以及“2022年国家竹业政策的实施。

项目行动及预期结果

该项目将实施三项相互支持的任务:植树造林示范、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科学政策宣传。

任务1. 通过在河岸种植竹子等方法进行生态恢复示范工作

该项目将在恩佐亚河流域选择典型的洪水泛滥地区和退化地点进行植树造林,选定关键树种、建苗圃,建立并推行社区参与的生态恢复和天然竹林管理模式。计划建立一个以竹子为主要树种的生态恢复示范点,稳定河岸以缓冲洪水对社区的侵袭,为社区提供替代性的生计工作,并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在恢复干预措施中,将根据当地的基线研究结果,设计不同物种组成的不同地块,以测试恢复目标的有效性。

任务2. 实施与竹产业发展有关的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活动

项目将在肯尼亚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能力建设和与企业相关的技术转让活动,并建设有效的当地竹产业发展专家网络,让当地能够运用自身的力量,以持续进行竹子恢复工作。

任务3. 评估生态恢复的适宜性和效果,为有效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通过调查研究,项目将确定生态恢复的优先领域、恢复技术和模式,分析生态恢复的多重效益,特别是碳封存潜力。项目还将评估在肯尼亚推广竹子造林的适宜性、成本效益和潜力。形成一份全面的政策报告,提交给肯尼亚相关政府,并在联合国层面进行展示。

 

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通过其中非联合研究中心(SAJOREC)国际合作平台提供资助。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合作伙伴关系(UNEP-IEMP)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并邀请多家机构参与其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王国勤女士,Guoqin.wang@unep-iemp.org

项目组2024610日于肯尼亚布西亚举办项目启动会

恩佐亚河流域正在经历退化的河岸

竹林河岸缓冲区保护下的当地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