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关于中心
中心简介
愿景和使命
发展历程
组织架构
指导委员会
科学委员会
中心团队
年度报告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心战略
“气候、生态与生计”旗舰计划
中心工作
区域
项目
新闻动态
新闻
故事
活动预告
中心活动
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
发表文章
招聘信息
工作机会
实习机会
志愿者机会
联系我们
简体中文
English
关于中心
中心简介
愿景和使命
发展历程
组织架构
指导委员会
科学委员会
中心团队
年度报告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心战略
“气候、生态与生计”旗舰计划
中心工作
区域
项目
新闻动态
新闻
故事
活动预告
中心活动
学术讲座
十周年活动
论坛
研讨会
其他活动
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
发表文章
招聘信息
工作机会
实习机会
志愿者机会
联系我们
OK
×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
新闻
故事
活动预告
UNEP-IEMP研究人员参加第一届数字地球青年创新论坛并获优秀论文奖
2023年08月24日
|
新闻
2023年8月22至23日,第一届数字地球青年创新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本届论坛以"数字地球支撑全球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旨在促进青年科学家在数字地球领域的学术交流,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青年学者思想和力量。论坛由国际数字地球协会(ISDE)、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主办,国际数字地球协会青年科学家创新网络(ISDE-YSIN)、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设立1场杰出讲座、6个主旨报告、13个专场报告会,共计开展90个口头报告、吸引150余人现场参会。 来自UNEP-IEMP研究团队的付超博士应邀参加本次论坛特设的"优秀论文奖"专场报告会,进行了题为"Women’s intra-household decision-making and household dietary diversity in environmentally and economically vulnerable areas of Asia: The role of crop diversity"的论文报告。在本论文中,UNEP-IEMP研究团队分析了尼泊尔、柬埔寨等5个亚洲国家典型脆弱区的1100多个农户访谈数据,发现女性在选择农作物品种方面的家庭决策权与家庭饮食多样性水平高度相关,从而有助于同时促进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粮食安全。经过专家评选,本报告在论坛闭幕式上被宣布获得"优秀论文奖",是获奖的4个论文报告之一。 专场报告会人员合影 此外,付超博士还参加了"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trategy Analysis"等专场报告会,听取报告并与报告人进行了互动讨论。他表示,此次论坛活动拓宽了研究视角,与ISDE-YSIN及多个院校的青年学者建立了联系,为未来开展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打下了基础。
【CEL讲座】气候变化与低碳转型路径分析学术讲座成功举行
2023年08月23日
|
新闻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于8月22日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功举办题为"气候变化与低碳转型路径分析"的气候-生态-生计(CEL)第7次学术讲座。本期讲座主讲人为伦敦大学学院长聘教授,剑桥大学环境、能源和自然资源治理中心研究员孟靖教授,中心研究组研究员、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副研究员孙明星主持讲座。 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孟靖教授从三个方面分享了当前的研究成果。首先,基于清单研究,核算了经济全球化、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并从需求侧核算了需求增加带来的减排压力和碳排放的不公平性,从公司尺度关注跨国公司对产业链上碳排放的影响。其次,从政策角度出发,讨论影响碳排放的社会经济因素,以亚太新兴经济体的研究为例,比较了不同能源政策在能源转型中的异质性作用。最后,探讨如何实现协同减排,孟靖教授指出减排需要各行各业的努力,其中减排的路径更为重要,减排依赖技术的进步,然而当前的预测模型很难准确刻画技术的发展,未来需要将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纳入模型当中,并且关注发展中国家。 在互动环节,孟靖教授就不同国家的减排政策效果、行业隐含碳排放等问题进行了回答,并与与会人员就技术的预测和政策的制定等话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和深入交流。 低碳转型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与UNEP-IEMP"气候-生态-生计(CEL)"旗舰计划运用综合途径实现生态系统管理、保护与生计发展共赢的目标紧密相关。本次学术讲座的成功举办有助于与会人员深入了解和思考在当前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如何实现低碳转型,为跨学科学术交流搭建了平台,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中心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的沟通与交流。
中心成员成功组织《中国环境科学》第一届青年论坛分论坛
2023年08月21日
|
新闻
2023年7月22日至23日,首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学者论坛在广州成功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凝聚青年力量,推动绿色发展",举办的600余场学术报告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数千名青年学者参会。 7月23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以及华侨大学牵头的"协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与减排固碳"分会场成功举行。中心研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徐湘博博士作为论坛首席召集人主持了论坛上半场的活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仇焕广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杨世琦研究员应邀作分论坛的学术指导。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金书秦研究员、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杨小明高级工程师、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昌敦虎副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牛坤玉副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梅应丹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张红亮助理教授和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室丁斐助理研究员等专家学者受邀参会。中心研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孙明星博士作题为"食物碳税能否促进低碳、健康的食物消费?来自中国的证据"的报告。中心博士生李畅也就"中国生态农场的模式识别与综合效益分析"进行了报告。专家们就报告选题、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结论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东亚海洋协调机构(COBSEA)协调员Mahesh Pradhan先生访问中心
2023年07月24日
|
新闻
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以下简称中心)邀请,东亚海洋协调机构(COBSEA)协调员Mahesh Pradhan先生于2023年7月19日访问中心,双方就各自机构的主要工作及未来可能开展合作的领域展开交流。 Mahesh Pradhan先生简要介绍了COBSEA,作为一个由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和越南9个国家组成的区域性政府间机制,致力于东亚海域沿海地区的开发和海洋环境的保护。COBSEA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管理的18个区域海洋计划之一,秘书处设在泰国。该计划以治理海洋污染为重点,致力于加强海洋和沿海规划管理,以强化海洋环境管理的区域治理。随后,张林秀主任介绍了中心的工作情况。在访问的最后,双方讨论了潜在的合作机会,如中国与其他COBSEA国家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下的农业陆源污染、栖息地保护、可持续蓝色经济以及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UNEP-IEMP受邀参加第三届塔克拉玛干沙漠论坛暨第二届非洲绿色长城建设技术培训班
2023年07月18日
|
新闻
2023年6月10-11日,第三届塔克拉玛干沙漠论坛暨第二届非洲绿色长城建设技术培训班在新疆库尔勒市成功举行,来自中国及14个发展中国家的180多名代表参会。UNEP-IEMP张林秀主任应邀参会并做主旨报告"Ecosystem Restoration with Nexus Approaches:Actions,Impacts and Implications"。 张林秀主任分享了以综合管理途径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相关进展,并介绍了UNEP-IEMP在实施综合生态系统恢复的相关行动、影响及启示。通过非洲毛里塔尼亚的生态绿带建设及中国宁夏的赋权女性参与气候智慧型农业的案例展示,张林秀主任强调了跨学科-跨部门联动、乡土知识应用与社区参与、科学服务决策及女性赋权等重要启示。张林秀主任也阐述了全球层面的"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及全球粮食系统转型等重要国际合作机遇及其潜力。 张林秀主任应邀参会并做主旨报告 本届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与泛非绿色长城组织秘书处等单位联合举办。会议旨在分享中国成熟的荒漠化防治技术模式与成功经验,推进中国和其他国家在土地退化和荒漠化防治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联合国2030土地退化零增长和2040年全球退化土地减少50%的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会议期间,UNEP-IEMP还与来自非洲、中亚及中方的不同团队做了交流,积极推进相关多边区域合作。 更多相关新闻请见: Chinese, African experts call for collaboration against desertification-Xinhua (news.cn); Interview: China's anti-desertification experience conducive to global green development, UN official says-Xinhua (news.cn)
UNEP-IEMP主任张林秀在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分享TEEB中国案例
2023年07月17日
|
新闻
2023年7月8日-9日,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主题论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在7月8日下午举行,该主题论坛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贵州省生态环境厅承办,并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大力支持。主题论坛聚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新与实践探索,围绕"生态文明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和"践行‘两山’理念,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两个主题展开。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余名代表参加。 张林秀主任应邀主持了第一场访谈对话"生态文明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并在第二场访谈对话"践行‘两山’理念,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中,向与会嘉宾和观众介绍了UNEP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经济学(TEEB)在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云南省腾冲市开展的农食系统评估工作。 张林秀主任首先强调了TEEB在腾冲的工作是UNEP支持其成员国绿色转型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工作的一部分。通过对腾冲市不同政策路径开展经济学评估,揭示显性与隐性的成本和收益,以支持可持续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促进农业食品系统转型。张主任重点分享了TEEB腾冲评估的5点关键信息: 腾冲市水源涵养、水质净化、土壤保持和碳固持等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的量值较高,且它们对不同农业发展路径都不敏感。这说明腾冲市生态系统韧性好,抵抗外源性干扰的能力较强。良好的自然资本是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一,腾冲市的森林覆盖率长期维持在75%以上,这与国家和地方政策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长期保护有关。 腾冲市森林系统具有强大的自然碳汇功能,2020年碳固定量约375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与之相比,腾冲市农业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则较小——2020年排放量约占其年碳汇能力的2.67%;到2050年,预计该比例将在5%左右。不同的农业发展路径不会改变腾冲市净碳汇的属性。 农业系统水污染氮磷排放需要引起重视。自然生态系统水质净化功能消纳的氮素占总氮排放的比例不足7%,消纳的磷元素占总磷排放的比例也不足25%。这表明,农食系统造成的水污染远远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本身的净化能力。因此,在腾冲市农食系统转型中应加强肉牛养殖粪便废水的管理,并进一步降低肥料的元素淋失。 比较各类农业发展路径发现,"积极"发展路径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效应的总价值量要高于"基准"路径和"消极"路径。以2050年模拟情景为例,"积极"路径总净值比"基准"情景高7%,比"消极"情景高10%。且从健康的角度看(溢出效应),"积极"发展路径带来的对人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更小,从长期来看更是如此。 分析农食系统转型主体——农户的决策发现,仅考虑耕作投入和农产品收入的情况下(显性支出和收益),选择更生态友好的农作方式并不会承担比其他农作方式更大的经营压力;从长期来看,其净收益还可以少量增长。 张林秀主任介绍UNEP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经济学(TEEB)在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云南省腾冲市开展的农食系统评估工作 在分享的最后,张林秀主任转达了去年在蒙特利尔《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期间举办的TEEB边会,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COP15大会主席黄润秋先生对TEEB在中国的工作提出的期待:进一步丰富在具体领域和具体场景的应用,使得社会经济活动对生物多样性更友好。
“第三届气候、生态与生计(CEL)大会——解决非洲粮食安全与粮食系统弹力的关联问题”在肯尼亚举办,成果丰硕
2023年07月10日
|
新闻
2023年6月26至27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气候、生态与生计大会(CEL)——"解决非洲粮食安全与粮食系统弹力的关联问题"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成功举办,并取得系列成果。会议由UNEP-IEMP(以下简称中心)和AGRA-可持续增长非洲粮食系统主办,得到了联合国环境署(UNEP)、第三世界国家科学院(TWAS)、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和中国科学院(CAS)的大力支持。会议的总体目标是促进合作伙伴之间合作机制的协调和整合,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实现非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特别是粮食安全和粮食系统弹力方面的问题。会议吸引了来自包括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学术机构以及区域性、国际性和其他联合国机构在内的35家单位的近100人参会。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生态司司长Susan Gardner女士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了粮食安全和粮食系统弹力对于抵御三大地球危机的重要性,以及集体行动的必要性。鼓励来自中国、非洲及其他地区的科学家和利益相关者共同努力,发挥科学在政策决策中的作用,并加快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Aggie Konde 女士代表AGRA主席Agnes Kalibata女士致辞,强调了从测试推广到行动的紧迫性,以应对气候变化下非洲的粮食安全挑战,同时保护生态系统。高度赞扬本次会议也是非洲绿色革命联盟(AGRA)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之间的实质性的合作之一。中国科学院国际组织处处长庄岩先生号召大家共同攻克全球性问题,并以本中心与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为例,列举了中科院国际合作的相关实例。 会议围绕非洲的粮食安全问题共进行了40余场报告,分享了在研的15个联合国环境署-非洲-中国合作项目的研究成果,全球或联合国层面的以解决交叉性问题或综合性问题为目的的倡议行动等。会议讨论了非洲在粮食安全方面面临的挑战、差距和机遇,包括可持续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可持续的土地和自然资源管理,以及生计安全、粮食系统的脆弱性和恢复力等。与会者探讨了未来关键的合作领域,包括系统范式的能力建设计划、区域间和区域性的同行学习和协作(包括中非合作)、农民赋能和自下而上的技术转移方式方法、技术研究方面的合作,以及综合性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 中心主任张林秀女士在闭幕讲话中肯定了本次会议是一场真正的各学科科学知识交流的盛宴,鼓励各方进一步丰富知识、扩大合作网络。中心愿意在必要时继续发挥召集作用,为各方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张林秀女士致闭幕词 这次CEL非洲会议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持续推进的"气候、生态与生计"(CEL)旗舰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于2016年启动,由UNEP-IEMP主导实施,旨在通过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来协助全球南方国家改善生计,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是CEL旗舰计划实施的一个重要特征,而非洲则是CEL的重点工作区域之一。中心将继续致力于动员中国专家与非洲伙伴和其他国际专家一起,围绕CEL的相关主题开展并深化科学、技术和政策层面的合作。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相关媒体报道,请参阅以下链接: Chinese, African scientists call for climate-resilient food systems to beat hunger https://english.news.cn/africa/20230627/dcb8054ee2da4387ab285db026fe6e9b/c.html 第三届气候、生态系统与生计会议聚焦非洲粮食安全 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568517?d=134b1e3&channel=weixin
UNEP-IEMP研究人员赴乌干达和肯尼亚开展实地调研与交流
2023年06月16日
|
新闻
2023年6月2日-12日,UNEP-IEMP研究部的付超博士、李立博士前往乌干达和肯尼亚,开展有关维多利亚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的实地调研与交流活动。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重点专项"东非大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湖泊流域综合管理"的支持下,此次活动旨在展示与交流项目前期研究成果,并与当地研究者与管理者进行积极交流,以期形成提升维多利亚湖流域水资源利用多重效益的主要策略和政策建议。 付超和李立博士首先前往乌干达的恩德培和坎帕拉,与项目团队其他研究人员共同讨论维多利亚湖流域(LVB)的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期间,团队顺访了位于坎帕拉附近的乌干达水产研究与发展中心(中乌友谊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在这里见证了中国—FAO—乌干达(三期)南南合作项目为增强可持续农业实践而采取的创新举措。 从乌干达出发,UNEP-IEMP团队前往肯尼亚内罗毕,在位于乔莫·肯雅塔农业科技大学(JKUAT)的中-非联合研究中心(SAJOREC)参加了项目研讨会。该研讨会汇集了来自中科院南京地湖所、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等项目参与单位,以及乌干达国家渔业资源研究所(NAFIRRI)、肯尼亚海洋和渔业研究所(KMFRI)、坦桑尼亚渔业研究所(FAFIRI)、JKUAT和肯雅塔大学等项目合作单位的研究人员。围绕东非大湖流域的水资源监测数据、流域管理技术和政策两大主题,各方人员分别展示了相关研究工作,并着重讨论了如何将科学研究与地区政策有效结合起来。付超博士在会上展示了坦桑比亚姆万扎地区居民家庭生计与用水的案例研究成果,强调了水资源综合管理在促进东非大湖地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关键作用。 研讨会结束后,UNEP-IEMP团队与部分项目团队成员继续前往肯尼亚的基苏木,先后访问了维多利亚湖流域委员会(LVBC)以及KMFRI基苏木中心,向机构代表及研究人员介绍了项目总体情况及重点研究任务,探讨了将研究成果与他们的机构使命和正在进行的项目活动相协调的可能途径。此外,项目团队还访问了当地的渔业社区及其渔业合作组织,实地了解他们近年来开展的网箱养殖技术特点,并就相关问题提供了初步对策建议。 通过此次出访,UNEP-IEMP和整个项目团队加深了对维多利亚流域水资源管理面临挑战和机遇的理解,加强了多个当地机构及研究人员的联系与交流渠道,为未来开展进一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UNEP-IEMP将继续通过合作研究、知识分享和利益相关者参与,为该地区乃至整个非洲的资源环境管理和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中泰合作项目规划线上讨论会成功召开
2023年04月24日
|
新闻
2023年4月21日,泰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创新部(MHESI)、泰国驻华大使馆共同主办了中泰合作项目规划线上讨论会。本次会议由MHESI泰国科学研究和创新(TSRI)副主席Pongpan Kaewtatip博士主持,MHESI各直属机构主要代表参加会议,UNEP-IEMP大湄公河次区域(GMS)项目负责人兼气候变化适应专家Tatirose Vijitpan女士应邀参会。会议主要目标是讨论中泰拟合作项目"恢复生态系统,改善当地生计——中国竹业知识和技术分享"的合作计划及初步安排。 会议肯定了合作计划对改善泰国的环境及生计的价值,明确了合作项目将于今年在泰国启动。在项目的正式启动期间,将举办一场竹业知识与技术研讨会,介绍中国如何通过发展竹业实现生态修复、改善当地居民的生计。并冀望以此有效推动国际合作,促进泰国竹林业的发展和升级,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目标。
张林秀主任应邀在“第三届山地未来国际会议”致开幕词并做主旨发言
2023年04月18日
|
新闻
2023年4月16-17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主任,张林秀博士应邀出席"第三届山地未来国际会议",在开幕式中代表环境署(UNEP)致开幕词,并做题为"解锁女性能量,助力山地可持续发展"的主旨发言。 在开幕词中,张主任强调了山地作为大陆的水塔,以及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中的关键作用。为了解决山地面临的多重危机,需加大力气推广、实施多层次的、综合性的方案,如,开展跨部门和各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实施跨学科的研究、将科学发现融入政策决策等。在致词的结尾,张主任重申了将政策议程和行动联系起来的紧迫性,在此过程中,各国政府和利益相关方应特别参考《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相关要求与内容。 张林秀主任应邀致开幕词 在题为"解锁女性能量,助力山地可持续发展"的主旨发言中,张主任首先介绍了女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性别包容现状。随后,以UNEP-IEMP的已有研究为例,展示了女性在促进农业生产、商业活动、生计改善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讨论了进一步激发女性能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途径与可行方法。在问答环节,张主任认为"鼓励当地居民‘走出去’"是实现已有项目的持续运行或效果扩大转化的有效方式之一。 张林秀主任做主旨发言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